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

台灣之旅-----花蓮(2)(太魯閣國家公園)

22/4/2017 

本身昨既已打定輸數,如今早起身時下很大雨,我們就不會去太魯閣國家公園,但幸好一覺醒來只是天陰,我們便照原定計劃,出發上山去。

先在花蓮火車站出面的橙色建築物購買1133A一日卷,一日卷可在當天在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不限次數上下車,不過巴士的班次並不密,一定要預好時間。

在等車的時間,開始下起雨來,唉,不要下太大就是了。

我們乘9:10在花蓮火車站出發的車,因沒有企位的關係,所以一定要預早到來。

出發後先會經過七星潭及新城火車站等,才會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,我們在太魯閣旅客服務中心先下車去廁所,因之後去砂卡礑沒有免費的廁所!

在旅客服務中心出來後一直向左走,就會見到有一條隧道,隧道大約長一公里。

很黑呢~

出口處就是砂卡步道。

行落樓梯,發現今天雖然下雨,但都有很多人到來遊覽,有些是跟團的,有些像是學校旅行。

砂卡礑溪的水真的很清很清,可以看到水底的!!

行人路蜿蜒曲折,頭頂時常有巨大的岩石,很獨特!

關於砂卡礑步道的詳細資料可到以下網址:

砂卡礑步道現在只開放到五間屋的地點,單程路段1.5公里。再入的道路因為之前的地震而被破壞了,所以只可折返。

終於到了五間屋,每人都買一條馬告香腸吃。這裡有個破舊的公廁,要付TWD10才可入去。

吃完馬告香腸就回沿路折返,又要行1.5公里了!!!

紅色的大橋就是我們下來的地方,上橋後就等12:11的巴士,巴士遲了少少到來,但倒不是等了太久。

之後我們搭一個站在布洛灣下車,這裡沒什麼好看,只有一個很小的展覽館,但因為這裡有餐廳,所以我們來這裡只為食LUNCH!

只有三個套餐,沒太多的選擇,但可以坐到戶外,一邊看著這麼山巒秀麗的景色一邊午膳,此時此刻,吃什麼也不太重要了。

因為要趕車的關係,我們只有45分鐘可以逗留在布洛灣,但時間都相當充裕,我們飯後還可以去看那個小小的展覽館。


我們等13:15的巴士到來,巴士還比預定時間早了2分鐘來,我們下一站是去燕子口,據聞此處以前是真的有燕子住在這裡所以才叫燕子口,但現在已經沒有燕子了。

關於燕子口步道的詳細資料可到以下網址:

來之前在網上看到進入燕子口步道是需要戴上頭盔的,因怕頭上的厚壁會跌下來。網上說在入口前面會有免費頭盔借用,但我們下車後根本找不到可以免費借用頭盔的地方,於是我們沒有戴頭盔便直接走了進去。(後來在回程時我在巴士上看到借頭盔的地方距離入口起碼有1公里的距離,為何不搬近一點入口處……)

一邊走很多大型旅遊巴在你身邊擦身而過,而且又多旅行團,真的擠到水洩不通!

在燕子口步道可以見到對岸的石壁有一個個小洞,叫「壺穴」,是燕子口最具特色的地形景觀。

繼續向前行就會見到小食亭,因下著雨,都沒什麼人幫襯。

印地安酋長岩,這個角度看真的超似,你們又看到嗎?

再向前行了一段路,我們就折返等巴士了,巴士遲了很多才到來。

上車後有一段路好像是單線雙程行車,在那兒我們塞了15分鐘,不知道是否因為遲了的關係,我們本身打算到下一站綠水的,但司機竟然飛站了,直駛至終點站天祥!!!太過分了,我本身還想看綠水斷崖的嘛T_T
沒辦法,來到天祥,乖乖的下了車,雨已經越下越大,根本由早上開始從沒停過,只是早上比較細雨一點。

一小時之後會有回程的巴士,再下一班是兩小時之後,我們看著天祥的地圖,附近是有幾條步道可以行的,但此時雨太大,根本已很難行,而且要行的話就要搭兩小時後那班車。所以我們唯有到了附近的祥德寺看看。

要到祥德寺,先要經過普渡橋,真有普渡眾生的感覺(!)!


祥德寺並不只是一個寺廟,實質來說是一個公園。

我們撑著傘沿樓梯向上行,本想到高塔看看,但上了一大段路仍未到盡頭,我們便折返了。下來時見到樓梯的扶手全是不同顏色的毛毛蟲,很核突丫~

15:50大家乖乖的排隊等巴士開門,望上上空看到祥德寺的高塔處於天上一樣。

16:00巴士開車了,回程的停站地方和去程時有些是不一樣的,但終點都是花蓮火車站。下雨天加上有少少塞車,我們要下午五時多才到達花蓮火車站。

雨依然是很大,氣溫只有19度,我們是三十多度的衣著,下車後立即衝入火車站買關東煮暖身。

台灣的關東煮比起日本的平得多了,而且有辣的和不辣的兩款湯,岩晒我和老公不同的口味。

因為火車站太多人了,我們還是決定拎走回酒店吃,這個拎走的設計實在太好了。

攤平後只是一張平面的膠。

之後我們隨便的在酒店附近找找吃的,最後選了這間,每人來一個牛肉麵,很美味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